▌1. 直接成本
建筑工程的直接成本是指保障工程顺利开工并完成所需的所有开销,如人工、材料、设备这几大施工要素的费用。而建筑工程规模、建筑设计、工程所在地、建设标准等基本情况不同会导致建筑成本出现高低变化。因此在进行成本管控时,要进行针对性的管控,如对于工程实施的主体人员,由于不同工种和不同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定价不同,且工程建设所需的基层人员数量较多,必须要合理配置人员、优选人员,从而提升各员工的工作效率来确保人工费用支出合理;对于施工材料,则必须进行动态性的管控,因为建筑工程所需材料较多,且随施工进度不断采购和运输,施工材料与工程质量又有着直接的关系,因此需要了解材料市场价格波动情况,做好采购计划,并且要把控好材料质量,争取购买到优质价廉的材料,并在材料使用过程中注重节约,以最大程度减少材料浪费;最后,对于施工设备,主要是设备的租赁、购买、维护、检修、折旧等方面的费用,对此主要是提高设备应用效率,减少设备故障,避免因设备问题出现伤亡事故,因此要严格监督设备的使用过程,确保规范使用,并定期维保,保障设备的性能和状态优良。
▌2. 间接成本
建筑工程对品质和安全有一定的要求,且工程的良好推进也需在严密合理的监管下才能有序开展。而建筑工程一般周期较长,受天气等外界因素、设计与施工技术水平等内在因素影响,工程进度、质量、安全都难以保障,由此会增加施工难度和建筑成本。因此需要安排不同的管理人员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管理,让人力和物力资源最大化发挥效用;其次,为了满足建筑工程实际要求,还需找到工程承包与工程质量之间的平衡点,以进行协调性的管理,避免工程质量不合格,因返工而增加费用;此外,也要控制好施工进度,工期越长,各种投入越多,逾期交付也会造成赔偿,整体成本叠加会导致严重超支,因此需要编制好施工进度计划,并确保能够被高度实行,或是能通过调整使工程按计划完成;最后要确保施工安全,安全生产可以保障工程正常施工,顺利完工,也能有效避免应对安全事故时的资源消耗和经济赔偿,进而降低不必要的建筑成本,因此要做好安全管理,以实现施工零事故,最终增加建筑企业的收益。
▌1. 全面控制原则
要想实现最终的成本控制目标,不仅要确保成本控制措施合理且高度落实,更要确保成本控制对象完整,因此要扩大成本控制范围,让其可以辐射到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,贯穿工程的各个阶段,从而保障成本控制工作落实到实处。此外要进行全方位的成本管控,实行精细化管理理念,根据工程进展进行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的阶段性、层次性管控,以最大限度节约成本,降低成本。
▌2. 权责一致性原则
成本控制工作需要由相应的部门、组织机构执行,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。此外全面化的分级管理也规定了各岗位、各部门人员在成本控制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权限,因此需要按照权、责、利一致的原则建立成本控制体系。这样既可以保障成本控制工作条理清楚,在实际管控中不会出现漏洞,也不会出现重叠,从而在节约管控资源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成本管理。此外也可以保证权力制约作用的发挥,确保相关负责人可以履行自己的职责,根据自身的责任和权力开展成本管控,以有效监督施工过程和施工人员。
▌3. 协调性原则
建筑工程在开展过程中需要管理的内容较多,质量、成本、安全都是管理要点,同时成本控制成效也与质量、进度等有莫大的关系,因此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需要综合考虑,设定的成本控制分级和总体目标、采取的措施都要考虑对其他工程要求的影响力。不可只降低材料费用而忽视材料性能,导致质量下降,也不可过度追求质量,因质量过剩而造成资源、资金投入偏高,应在合理化的前提下使总成本达到最低值。
▌1. 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
根据工程成本的构成情况,对于直接成本需要依靠负责任的管理人员和合理的管理标准,而降低间接费用亦是如此。因此在开展成本控制工作时,首先要构建职位齐全、人员合理的组织机构,根据工程建设特点、施工和管理人员层级和负责内容确立成本管控小组(如某工程按下图1建立了成本管控组织),并明确各自的职责、职权及权利,做到分工合作,共同参与;其次要建立完整且合理的管理制度,建筑企业必须拥有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成本管控标准和准则,如根据成本控制的内容和人员组成设定责任制度,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实际责任,分解建筑成本责任,设定不同的成本控制小目标,以责任制度来促使全员共同实现成本控制目标。如设立监督和考核机制,正确评价和考核工作绩效,将成本管控结果与自身收入挂钩,这样才能确保成本控制有关单位和个人认真履行自身职责,不徇私枉法,不消极懈怠,能够积极主动地制止浪费行为,想方设法降低工程成本,以实现建筑成本控制目标。